查看原文
其他

陈毅诞辰120周年,3个小故事感受元帅的清廉家风

廉洁四川 2022-08-12


陈毅(1901年8月26日-1972年1月6日),四川乐至人,中国共产党员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。

他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,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;他是叱咤风云的外交家,“围棋外交”打开中日两国僵局;他也是诗人,曾写下《青松》《梅岭三章》等名篇;他身居高位,不谋私利,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是他的告诫。缅怀陈毅元帅,向所有革命先烈致敬!


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陈毅是个好同志。”

今天是陈毅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,让我们通过他与父母、子女、亲友的几个小故事感受他一生清正廉洁,从不以权谋私的廉洁家风。


1958年7月,陈毅和张茜、子女等在中南海家中合影。


对父母的“约法三章”

1950年春,陈毅的父母从四川老家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看望阔别20多年的儿子。陈毅见到饱经风霜的父母,非常高兴,嘘寒问暖后便安排二老在家里住下。陈毅和夫人张茜平时工作都很忙,数天后才抽出一个周日陪二老在市内观光了大半天,后来就再没空了。陈毅父亲生性好动,时间一长就在家呆不住了。他灵机一动想出妙法,即每到周六下午就给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陈仁农打电话,请他作陪游览。陈仁农每接到电话就向单位请上半天假,还私下叫陈毅的秘书备好车。伯侄俩约定,千万别让陈毅知道,定要保密行动,就这样,他们神不知鬼不觉连着游玩了3次。到了第四个周六,陈毅突然给陈仁农打电话,叫他下午不要再请假,还说请他下班后去家里吃晚饭。陈仁农知道伯父和自己的“秘密行动”露馅了。晚饭后陈毅说道,“我们开个家庭会吧,有些话我不得不讲一讲……上海刚解放,社会治安还很乱,一批批特务都暗暗对着我来。你们瞒着我私自外出是不对的,也给保卫人员增添了麻烦。要是遇上特务对你们下毒手,我都无法给你们开追悼会啊!因为那不利于安定民心呀……”最后,陈毅对父母坦率地提出,“你们也要遵守革命纪律……我们来个‘约法三章’好不好?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;二不要借用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;三没有特别的事,不要外出。”陈毅的父亲听罢,一边叹息一边笑道:“我们‘遵命’就是了。”在陈毅如此“约法三章”的管束下,父母在上海住了三个多月,便想回老家。陈毅送别父母时,既风趣地说道,“你们回去了,以后随时还可以来。但这一次‘约法三章’的前两条,在何时何地都不能改呀!记住,那可是支持儿子的工作啊!”知子莫如父,“挺”子也莫如父。陈毅父亲听罢,笑呵呵道,“你娃放心吧,老子终生不给你丢脸就是了!”1954年,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,从上海调到首都北京工作。陈毅心念父母,便把二老接来同住,两位老人在京期间,一直深居简出,很受人爱戴。回川时,陈毅又与父母进行了第二次“约法三章”,“别人很敬重你们,把你们当作革命老人。你们这次回去,我又想到三条,不知能不能行?”父亲理解儿子,笑眯眯问道,“又有‘约法三章’?好,说给我们听听。”陈毅便开口说道,“一是回川后衣食住行自理,不惊动当地政府;二是做一个普通公民,不惊动邻里;三是坚持原则,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。”父母亲听了不住地点头,齐声说道,“应该!”后来,两位老人回四川成都后,托人在兴隆巷的一个大院里租了两间私房,二老一直严格要求自己,始终遵守着与陈毅立下的“约法三章”,每日像普通百姓一样生活,一住就是好些年,左邻右舍谁也不知道他们是陈毅元帅的父母。直到1959年,陈毅随周恩来出国访问时途经成都,无意中谈到要去看望父母。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及省委、省政府在座的领导全惊诧了。贺炳炎关切地问,“伯父、伯母何时来的成都!住哪里?”陈毅笑着说,“他们回川多年了,我也没去过他们的住所……不关你们的事,我去看看就行了。

 
对子女的谆谆教诲

陈毅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、叱咤风云的外交家、才情横溢的诗人,还是一位严于家教、教子有方的模范父亲。陈毅三子陈小鲁曾回忆说,父亲闲暇和子女沟通时,谈论得最多的便是古今诗词,或问子女对自己新作的感受,或以诗词中的微言大义对子女谆谆教诲。一次,陈毅用唐诗名句“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”向子女形容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,告诫他们不要依赖父母的功劳与地位,要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上。1961年夏天,二儿子陈丹淮高中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。这时正在国外开会的陈毅,想到孩子是首次只身出远门,理应尽父辈教诲之责,于是提笔写了著名的诗《示丹淮,并告昊苏、小鲁、小珊(二首)》赠送给孩子们,并将它寄到已去大学报到的陈丹淮手里。陈毅诗中写道“汝是党之子,革命是吾风。汝是无产者,勤俭是吾宗。”他把孩子放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位置上严加要求。从“汝要学马列”到“善始善终”,要求孩子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切忌成为游手好闲、过寄生生活的纨绔子弟。“人民培养汝,报答立事功”等四句,用共产主义人生观、世界观教育后代。结尾以“千锤百炼后,方见思想红”,鼓励儿女不怕困难,经过艰苦磨炼,锻造出火红品性。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,陈毅的子女都非常注意严格要求自己。孩子们平时去学校都是骑自行车,即使是风雪交加的数九寒冬,也从未乘坐陈毅使用的小汽车。陈毅住院期间,子女们对医护人员都非常敬重,主动取药、打扫楼道卫生。陈毅的良好家风教育,让子女们终生获益。


对亲属的耐心劝导

1950年4月,陈毅的大哥陈孟熙及外甥杨仲赤送陈毅父母去上海。当时正值政府吸收录用干部期间,二人指望陈毅给他们寻找一份好工作。可陈毅并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安排工作,对他们说道:“我作为国家工作人员,任何时候都不能破格办事。作为我的亲哥子、亲外甥,更要知我谅我。目前西南建设也急需大量人才,你们还是回四川吧!”二人遵嘱回川后,陈孟熙到了重庆工商联工作,杨仲赤则到了川北伐工公司当一名普通工作人员。1959年,陈毅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乐至县视察。在见到从小就一直帮助自己的幺叔陈昌信时,二人格外亲热。可是,当陈昌信提出到县城机关工作解决城镇户口时,陈毅连连摇头,说:“这不好,别人会骂我的。你老人家千万要谅解我啊!”接着笑道:“你在公社吆鸭子,吆鸭也是好工作嘛!我倒要赠诗一首,给你做个纪念。”他一字一句诵道:“暮年当了鸭司令,为国为民表寸心。踏遍故里山和水,长竿一根系千斤。”老人家深受鼓舞,在家乡安心吆了一辈子鸭子。


来源:廉洁四川

编辑:李香霖

往期回顾


走进家风馆① | 先贤家风,积厚流光

走进天府家风馆——先贤家风

有奖猜图 | 猜猜“我”是谁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